- 科室介紹
- 骨科
- 玻尿酸注射之適應症
玻尿酸注射之適應症
玻尿酸注射之適應症 文章提供 安南醫院骨科 許惟傑醫師
目的:
玻尿酸存在於每個人的關節液中,可以在關節軟骨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保護軟骨避免外力造成軟骨損害。並且降低骨頭互相摩擦的情況,隨著年紀增長或承受過外力受傷,會造成關節內玻尿酸的濃度變稀,原來玻尿酸可以保護軟骨和關節的功能就大為降低了。所以,在關節中打入玻尿酸後可以再恢復原先保護關節的功能,進而降低骨關節炎的疼痛。
適應症:
低中度關節退化,關節軟骨受傷,術後關節炎。

健保規範:
限經同一院所保守治療及一般藥物治療時間累計達6個月(含)以上均無效後,至未達需置換人工膝關節之標準且經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疼痛患者使用。玻尿酸依分子量大小差異而有不同的治療效果,該採取健保或自費玻尿酸可與醫師討論。
可能之療效:
治療效果約70% ~ 90%,視部位,嚴重度,病痛時間,注射次數及病患體質而異。注射前請與醫師討論。
注射方式:
一般採取徒手定位的方式來給予治療,然後,針對關節空間比較小或較深層之關節,像是肩,手肘,手腕,髖或足踝關節,我們可以透過超音波或X光的輔助,增加注射的精準度與成功機率,怎樣是最好的注射方式?注射前請與醫師討論。
注射後,注意事項:
1. 注射完成後,有酸脹麻的感覺為正常之情形,通常於施打後前24小時最明顯,不適感有可能會持續到四天到二週以上,少數人會到三週以上。
2. 玻尿酸施打後的不適感,建議可進行局部冰敷,或服用普拿疼來減緩不適。
3. 一個療程以三次為主,原本之疼痛與不適感,依照病情的時間及病情的嚴重程度,會有70% ~ 90% 在第三次注射前已有改善。醫師將在第三次治療時詢問疼痛狀況,做注射濃度,注射部位之調整。
可能的副作用:
注射後出血(<1%),注射後局部感染(<0.01%)
替代治療方案:
物理治療,震波治療,類固醇注射,熱頻燒灼術,脊椎硬膜外注射,手術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