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學科文章
總羨慕他人生活?精神醫:門診常見諮商 往往源自忽略自我價值
2024/07/12對大眾而言不常見的案例,在精神醫學科門診卻可能是日常。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醫師王文隆分享幾個感觸頗深的例子:一位淚眼汪汪、企圖尋短的女子,一進到診間就哭喊:「醫生啊,我歹命啦!先生愛著別的幼齒,不要我了!我哭著求他回心轉意,他卻叫我去死……。」
擺脫網路霸凌到國外深造 安南醫憂鬱症中心助女大生重拾人生
2024/06/24一名女大學生小芬(化名)在網路上受到嚴重霸凌後,罹患憂鬱症合併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礙於擔心就醫沒有隱私且會影響生活,一度不敢尋求專業治療。然而,隨著病情加重,她不得不到診所就醫,但藥物療效不佳又伴隨副作用,情況未獲好轉,導致她在一次燒炭自殺未遂後,被送到安南醫院急診,隨後轉至憂鬱症中心。
失智非老年專利!精神醫羅列5大常見症狀 嚴重恐致失能
2024/05/30一位事業穩定、擁有美滿家庭的55歲中年男子,某天開始突然想不起工作上的大小事,也不記得如何返回公司,最後甚至連親人也認不得──就醫後,被診斷為失智症。
Omega-3成分EPA有效預防陣發性偏頭痛 助患者減少藥物依賴
2024/05/23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影響全球數億人的工作和生活品質,嚴重甚至會導致憂鬱、失能與殘疾。鑒於現有藥物對於偏頭痛的預防和治療仍然有限,安南醫院研究副院長蘇冠賓教授與光田綜合醫院神經醫學部部長楊鈞百醫師組研究團隊,共同發起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中的EPA(二十碳五烯酸)對預防陣發性偏頭痛之效果顯著,無疑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國外研究:AI閨密Replika助3%受試者遏止自殺念頭!精神醫怎麼看?
2024/05/02現今科技已進步到能「下載」專屬自己的AI好友,可以陪伴你、為你解憂,且永遠不會嫌你煩。近期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發表一篇關於AI聊天機器人的研究,讓近年備受熱議的「虛擬閨密」Replika再獲關注。對此,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表示,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數位時代,不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連人與機器人的關係也變得難以捉摸。
失智症還有假的? 精神醫揭常被誤解的「老年憂鬱」五大特徵
2024/02/19「什麼?失智症還有假的?」診間裡,一位匆匆來訪的中年男士發出驚呼;即便穿著整齊的襯衫和西裝褲,也掩不住他的焦急。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分享,男士表示他的母親已70多歲,最近記憶力明顯大不如前,讓全家人都很擔心,成為他著急求診的原因。
安南醫院迎11週年 院長林聖哲:續打造尖端醫療 往醫學中心邁進
2024/02/02安南醫院今(2)日以「尖端醫療,智慧領航」為題,於第一醫療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辦11週年院慶典禮,除多位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長官特到場獻祝福,臺南市衛生局副局長黃文正、宏科醫院院長謝志宏等貴賓亦蒞臨同慶,與安南醫院全體同仁齊見證11週年里程碑。
研究實證「這款遊戲」可以改善憂鬱 精神醫:不管幾歲都適用!
2024/01/26近期有則網路新聞,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備感暖心。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分享,報導指出一位日本網友因憂鬱症停職一整年,這時,他的精神科醫師出了個奇招──叫他去玩《超級瑪利歐》。是的,你沒聽錯,就是每個人童年或多或少經歷過、在螢幕上跳來跳去的遊戲。結果這名日本網友竟然在拯救公主的過程中,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憂鬱症狀更大幅改善,令他對醫師感恩終身。沒想到一款遊戲,不僅能救公主,還能救心靈!
校園傳喋血 醫籲正視青少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治療
2023/12/27近日新北市的國中發生嚴重校園霸凌事件──國中生遭割喉,報載有同學目睹過程後大哭回家需收驚。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表示,重大事件如地震、火災、車禍、校園霸凌的倖存者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高危險族群。症狀主要可分為三大類:過度警覺、逃避麻木,以及再度體驗創傷。
最新研究驗證:Omega-3脂肪酸有助改善憂鬱、失眠等長新冠症狀
2023/11/27新冠肺炎發生至今近4年,全球已步入後疫情時代。安南醫院研究副院長蘇冠賓表示,新型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與重症案例雖然下降,但疲憊、腦霧、頭痛、失眠、憂鬱、焦慮,這些長新冠症狀(long COVID)不僅困擾著康復者,更對心理健康構成嚴重影響,成為全球醫界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