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介紹
- 復健科
- 醫囑單張
醫囑單張
手術後 24 小時內即可開始施行各項床上運動,如:深呼吸、咳嗽、翻身及肢體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及預防肌肉與關節萎縮。手術後 24~48 小時即可循序漸進下床活動,減少手術後合併症
手術後 24 小時內即可開始施行床上運動,如:深呼吸、咳嗽、翻身、肢體運動、腹肌及臀肌收縮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肌肉與關節萎縮
在醫護人員評估並確認病患狀況穩定後應盡早開始運動,早起的坐起及下床活動可減少不活動的後遺症,包括姿勢性低血壓,並可增進體能恢復,使其勝任出院後的日常生活。
手術切除及放射線治療,會讓頸部軟組織結疤及組織纖維化,導致頸部肌肉較僵硬。原本有彈性的頸部皮膚、肌肉、肌腱等組織變硬
因咬合肌肉和顳頷關節接受放射線治療影響,產生纖維化,導致有牙關較緊的情形。病患會有張嘴靈活度降低,張嘴的寬度減少的症狀,影響進食功能
為維持關節肌肉活動度、降低攣縮,對中風、外傷性腦傷、脊髓損傷、四肢癱瘓及長期臥床的病人,應每日協助患者執行2-3次關節活動
單純的顏面神經麻痺一般而言是預後良好的疾病,簡易的自我保護與復健原則如下 ...
骨折療程一般較長,請耐心持續治療。當夾板外固定拆除後,常見不同程度的關節僵硬,因此仍應回門診繼續復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