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介紹
- 復健科
關於復健科
Feature特色介紹
本院復健科提供門診診療、住院復健醫療、其它科部之住院病患會診復健等。
服務範圍包括,
神經系統方面:如中風、腦外傷、腦瘤、脊椎損傷、巴金森氏症、周邊神經麻痺等。
骨骼肌肉方面:如骨折、肌腱斷裂、脊柱側彎、五十肩、肌膜疼痛症候群、肌肉拉傷、關節或韌帶扭傷、退化性關節炎、肌腱炎、燙傷、肌肉萎縮症、肌強直症和各種運動傷害。
兒童復健方面:如腦性痲痺、發展遲緩、感覺統合障礙、過動注意力不集中、早產兒、唐氏症、和學習障礙的孩童。
語言治療方面:如構音異常、嗓音異常、語暢障礙評估與治療,成人失語症及吞嚥障礙治療,腦性麻痺及顱顏畸形或異常相關障礙之語言復健,聽力障礙幼兒之語言復健與創建,語言發展遲緩兒之評估與治療,其它語言障礙相關疾病。
震波治療
震波是一種可在三度空間瞬間傳播的聲波。可以簡單的把它想像是超大型的超音波,但是能量卻是超音波的100~1000倍。震波可以增加組織血循,衍生組織再生,可在肌腱-骨的介面(即接骨點),誘發血管新生(neo-vascularization),刺激骨骼母細胞。對於足底筋膜炎、鈣化性或非鈣化性肌腱炎、網球肘、高爾夫球肘、骨折癒合不全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超音波導引注射與抽吸
復健科門診提供超音波導引注射與抽吸的治療。在超音波導引下注射治療藥物,能讓藥物更精準的到達欲治療之組織,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超音波導引抽吸則能將組織內的積液抽出,迅速緩解組織內積液所引起的疼痛。
物理治療
骨科物理治療主要提供下背痛、骨折、五十肩、運動傷害、肩頸痠痛、膝關節置換、髖關節置換等患者,以電、光、熱、水、冷等因子給予治療,並結合運動治療、姿勢矯正以及衛教提供復健服務。
電療則是透過電因子幫助病患減輕疼痛、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主要服務肌肉拉傷、周邊神經損傷、媽媽手、椎間盤突出等患者。
神經物理治療則與本院神經醫療團隊、心血管醫療團隊合作,提供腦中風、脊髓損傷、腦外傷、帕金森氏症等患者,透過運動治療、日常生活功能訓練,幫助回復生活自主能力。
小兒物理治療治療對象包括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腦性麻痺、唐氏症等患者,提供運動治療、團體活動、神經動作誘發,幫助其身心成長及融入學校生活。
職能治療
職能治療師會根據病人的能力及需求加以分析,再藉由使用「有目的性的活動」來治療或協助生理、心理、發展障礙或社會功能上有障礙的人,幫助他們能獲得最大的生活獨立性,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神經生理職能治療:對於中風、腦傷、脊髓損傷、骨折、肌腱斷裂、燒傷、周圍神經病變等肢體障礙的病人,職能治療師可以訓練他們日常生活自我的照顧能力,包括翻身、坐站、個人衛生、飲食、穿著、行動等。藉由各種不同的活動,以促進病人的肌力、關節角度活動、肢體動作的協調性、正確姿勢的維持、手部功能性動作、認知功能等。
根據病人需求去設計適合的輔具及副木的製作,來解決病人的不便,並使病人能發揮最大的獨立性。副木更可以提供患者肢體的保護或矯正的功用。
小兒職能治療:對於腦性痲痺、發展遲緩、感覺統合障礙、過動注意力不集中、早產兒、唐氏症、腦病變、和學習障礙的孩童,依據兒童個別差異做評估、問題判斷與治療處置。職能治療師藉由各種治療理論手法,透過遊戲、學習及治療的活動,誘發促進其粗動作、精細動作及認知功能,使孩童發展出參與適齡的日常生活、遊戲及學習活動的功能。
語言治療
語言治療是藉由治療師的專業,來幫助有語言障礙的人,改善他們說話的技巧,使他們能更有效地與周遭的人溝通,從而融入社會,故治療所需的時間可能是相當長的。最終目的,是希望有語言障礙的人,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運用語言。
更新日期: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