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介紹
- 消化內科
- 什麼是肝膿瘍?
什麼是肝膿瘍?
肝膿瘍是指病原菌在肝臟結構內增殖,造成肝臟結構破壞,並且形成一個包含壞死組織、滲出物、發炎細胞浸潤、細菌等,而且可能會形成一個包含膿汁的腔室的一種動態的病理過程。如果以病原菌種類區分,可大略分為化膿性和阿米巴性兩大類。目前,在台灣地區是以化膿性肝膿瘍居多。
化膿性肝膿瘍 ( 細菌感染 )
形成肝膿瘍通常有先決條件,一是病人本身的免疫功能低下,致使肝臟易受病原菌的攻擊;二是病人體內某處有感染,且不斷將細菌送出,再透過各種途徑到達肝臟實質內增殖。
這些途徑包括,肝臟接受兩套血液供應,一個是肝門靜脈,另一個是肝動脈。肝門靜脈主要接受來自大小腸的靜脈迴流血,所以當大小腸某處有發炎時 ( 例如:急性闌尾炎、潰瘍性腸炎併膿瘍、憩室炎等 ),病原菌會經由肝門靜脈進入肝內。而肝動脈的血液主要來自主動脈,所以病人如果有某些疾病 ( 例如:肺炎、心內膜炎等) 嚴重到形成敗血症時,細菌會經由肝動脈到達肝內。另外,肝內膽管因為結石或腫瘤,有膽汁滯留的情形時,細菌會在這些膽汁內增殖,造成膽管炎,如此細菌將會有風險進一步沿著膽管而上,進入肝實質內,而造成肝膿瘍。
臨床表現
患有肝膿瘍的病人,臨床症狀可能僅是腹部不適或右上腹痛,也可以是有發冷、畏寒和發燒。發燒時,體溫可以高達 39℃ ~ 40 ℃。如果病人合併有遠端膽道方面的疾病時,黃膽的徵兆也可能會發生。
治療
肝膿瘍若無適當治療,其死亡率相當高;敗血症是主要的死亡原因。治療目標有二:第一是肝膿瘍本身的治療;第二是消除感染源。
在肝膿瘍本身的治療方面,必須給予廣效性的抗生素以及適當的引流。抗生素治療使用至少 6 ~ 8 週。如果病況允許,肝膿瘍有出現可引流部分,經皮穿肝膿瘍引流術,也建議要同時或儘早進行,有效引流可縮短與改善病情 。
在消除感染源方面,要試圖找出體內有否其它感染的疾病,並且治療之,避免復發。
參考資料
- Mark Feldman, Lawrence Friedman, & Lawrence Brandt. (2020). Sleisenger and Fordtran's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 2 Volume Set (11th Ed.). Elsev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