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飲食原則

慢性腎臟病飲食原則
1.適量的蛋白質
慢性腎臟病後期要採取低蛋白飲食,所謂低蛋白飲食是根據身體的需求以及腎功能的好 壞來攝取適量的
蛋白質,並非越低越好。
(1) 認識含蛋白質的食物
六大類食物中之豆魚蛋肉類與乳品類為富含蛋白質食物,其中豆魚蛋肉類為品質好 的蛋白質,能被身體
較好的利用。建議飲食中有一半以上的蛋白質來源是屬於高生 理價蛋白質。
(2) 認識高生理價蛋白質(品質好的蛋白質)
豆:黃豆及其製品,如豆漿、豆腐、豆干、豆包等。且黃豆製品的磷吸收率差,也 不會增加痛風發作風險。
(3) 蛋白質的份量概念(一天到底該吃多少份?)
(4) 豆魚蛋肉類每一份提供 7 公克蛋白質,每日攝取份量應依照營養師建議量來攝取。
2.充足的熱量
當進行低蛋白飲食時,就會少一部分由蛋白質提供的熱量,若是熱量攝取不足就會讓體 力變差、體重減
輕,身體還會分解肌肉當作能量來源,產生尿毒素,若毒素堆積在體內 就會造成食慾不振,最終使營養
狀態變差,進而加速腎功能惡化。 因此足夠的熱量可以讓身體維持較佳的營養狀態,是低蛋白飲食成功
的關鍵。
(1) 主食類可選擇米食優於麵食(米食類蛋白質含量較低)
(2) 選擇低氮澱粉(蛋白質含量較低):粄條、米苔目、蘿蔔糕、冬粉、米粉、粿仔條、碗 粿、粉皮、粉圓、西
谷米、河粉、澄粉、藕粉等。
(3) 精製糖:砂糖、果糖、冰糖等。(糖尿病患者須避免食用)
(4) 植物油:橄欖油、葵花油、大豆沙拉油、芥花油、麻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可交替 使用。
(5) 可依營養師建議選擇市售商業低蛋白配方奶,並依建議量使用。
3. 鈉跟水分的攝取
血壓和鈉及水分的攝取有關,當攝取太多鈉及水分時,血壓就會升高,造成腎臟負擔。
鈉的攝取量每天不超過 2000mg(=5 克鹽),有助於控制血壓,並降低蛋白尿。
若是出現水腫、高血壓或充血性心臟病時,就需要根據醫師或營養師的指示來進行限鈉 飲食。
●避免攝取含鈉高食物:
煙燻食品:酸菜、泡菜、榨菜、雪裡紅、筍乾、菜圃、香腸、鹹蛋、臘肉、火腿
滷製食品:滷味、滷蛋、滷肉
罐頭食品:醬瓜、豆腐乳、沙茶醬、番茄醬、豆瓣醬…等
其他:麵線、蜜餞、味噌、冷凍蔬菜、運動飲料
★限鹽小撇步
✓烹調可利用白醋、蔥、薑、蒜、檸檬、香菜、芹菜、肉桂、五香、八角等食物入菜,
增加風味。
✓減少外食,在家烹調才能自己掌握鹹度。
✓少喝湯、少沾醬、少吃勾芡料理。
✓選購時看營養標示。
4. 限制「鉀」攝取
血鉀過高會引起心律不整及肌肉無力,嚴重高血鉀會使心跳停止,因此必須適當限制含 高鉀食物的攝取,
控制鉀離子的攝取技巧如下:
✓鉀離子易溶在水中,普遍存在於各類食物中,透過水煮可以使食材中的鉀離子溶在水 裡。
✓將青菜切成小片後泡水 20 分鐘或將青菜以水汆燙撈起後,再油炒或油拌。
✓避免吃生食(包含生魚片、生菜沙拉等)等未煮熟的食物。
✓若食用含鉀量較高的水果,其食用量每日應少於一個拳頭大小或視血鉀情況做調整。
✓避免各種肉汁及肉湯、濃縮動物來源萃取液(如雞精、魚精、鴕鳥精、蜆精)及燉品。
✓避免食用濃縮的果菜汁、草藥、精力湯、濃咖啡、濃茶、運動飲料。
✓市售低鈉鹽、健康美味鹽、無(薄)鹽醬油,常以鉀離子取代鈉離子,不要任意取用。
✓避免便秘,維持腸胃道每天通暢,以促進鉀離子代謝。
5. 限制「磷」攝取
過多的磷在血液中可導致骨骼病變、皮膚搔癢、副甲狀腺功能亢進。除了降磷藥物之使 用之外,
應配合飲食控制,高磷食物如下圖:
6. 正確服用磷結合劑:
所有含蛋白質的食物都含有磷,當腎功能不佳時身體就無法正常排出磷,需靠磷結合劑 將磷結合於糞便
中排出,故吃正餐及點心時要記得服用。
磷結合劑(碳酸鈣片)磨成粉和食物沾著吃或一口飯配一口鈣片吃效果較好。
醋酸鈣(普羅鈣)具苦味,於餐中直接與肉、魚一起吞服即可,餐前吃或餐後吃磷結合的 效果較差。
7. 嚴禁食用楊桃,
因含神經毒素,腎功能不佳者食用易打嗝不止,嚴重者會意識不清,甚至死亡。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6)355-3111 分機 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