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飲食原則

心血管疾病飲食原則
定義
心血管疾病飲食原則以控制體重、少鹽、少糖、少油、定時定量、避免刺激性食物為要點
目的
1. 心血管疾病飲食以減少心臟負荷,使其有足夠休息為目標,攝取正確的飲食,對治療有 重要意義。
2. 急性期為半流質或軟質飲食,循序漸進調整為一般飲食。
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
1. 年齡:以中老年人居多,男性>45 歲、女性>55 歲(或停經後),心血管疾病發生已有年 輕化的趨勢。
2. 性別:男性多於女性,而女性較男性約晚 10 年發生,停經後發生機會逐年增加。
3. 遺傳基因: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發生心肌梗塞之機率較大。
4. 高血脂症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之主要原因,以下為血脂標準( 單位:毫克/百毫升)
5. 久坐不動、活動量少
6. 肥胖,以下為身體質量指數(BMI)標準:
7. 疾病史:高血壓、糖尿病
8. 不良生活習慣:抽菸、酗酒
9. 壓力及焦慮
10. 飲食不當:攝取過多高熱量、高膽固醇、高脂肪、高糖食物
心血管疾病飲食原則及注意事項
1. 維持理想體重 理想體重(公斤)= 22×身高平方(公尺平方) ,若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 10%時,建議減重。
2. 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3. 減少富含膽固醇、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的食物
(1) 減少食用動物內臟(如雞肝、腰子、豬腦、魚肚)、肉類加工品(臘肉、肉鬆、培根、 香腸)、肥肉、肥皮、雞皮、
豬皮、魚皮、蛋黃、蟹黃、魚卵等。
(2) 控制油脂攝取量,烹調宜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燒、烤、燉、滷等方式,禁食 油炸、油煎、油酥及
糖醋的食物。
(3) 炒菜宜多選用植物油,例如:菜籽油、橄欖油;少用動物油,如:豬油、牛油、奶 油等。
(4) 多攝取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魚類,如:鮭魚、秋刀魚、鯖魚等
4. 多攝取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選用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各種蔬菜、糙米、胚芽米、全麥麵包、黃豆類食物等。
5. 注意鈉攝取量 避免或減少食用含鹽量高的食品如:鹽漬、加工品 (培根、香腸)、罐頭 (醬瓜、豆腐乳)、 調味料
(味精、醬油、沙茶醬)、泡麵等
6. 避免含酒精及咖啡因(咖啡、茶、可樂)之食物或飲料,如須飲酒應以少量為宜,以下為 酒精類攝取建議量:
(男性 2當量;女性 1 當量)
7. 適當調整生活型態,例如:戒菸、戒酒、適度運動以及壓力調適。
8. 定期檢查、按時服藥;避免過冷、過熱的刺激,注意保暖,以防心血管疾病發作。
9. 避免攝取精緻糖,含有蔗糖或果糖的飲料、甜食、糕餅、麵包、水果罐頭以免三酸甘油 酯過高。
10. 食物的選擇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6)355-3111 分機 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