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介紹
- 心臟內科
- 左束支起搏(LBP)提升心臟起搏技術,帶來更健康的未來
左束支起搏(LBP)提升心臟起搏技術,帶來更健康的未來
心臟內科 林霈醫師/蘇貞元醫師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一種新的心臟起搏技術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Pacing, LBP),透過直接刺激心臟內部的左束支,使心臟跳動更接近自然狀態,減少傳統起搏方式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這項技術正在成為心律不整患者的福音。
76歲的曾先生患有冠狀動脈疾病,長期在心臟科門診追蹤。前陣子因容易頭暈,做心電圖發現有二度心房室傳導阻滯。起先嘗試藥物治療,然效果不彰,故決定接受置放永久節律器。因考慮曾先生心搏過緩的主要問題在於心房室節功能退化,需要心室起搏的比例會比較高,故在放置心室電線時選擇左束支起搏。在放置節律器後,曾先生心跳速度回到正常,頭暈的情況也獲得改善。術後追蹤的心電圖也如同我們所希望、有較傳統的右心起搏更接近自然心跳的圖形。
一般心臟節律器的電池裝置放在左邊鎖骨下方的皮下,電線會從靜脈放置到右心房跟右心室給予電刺激做起搏的動作。傳統心室電線導極會鎖在心間隔(ventricular septum)的右心室側肌肉層作心律的起搏,左束支起搏則是將導極鎖進心間隔內。當導極更接近傳導系統組織作起搏時,訊號的傳導速率較快能更接近自然心跳,呈現的心電圖寬窄也能更接近自然心跳圖形。
突破傳統起搏方式,提升治療效果
相較於傳統右心室起搏,左束支起搏能夠維持更自然的心跳節律,降低心臟衰竭的風險,並改善心臟功能。
- 維持正常的心臟節律:比傳統右心室起搏更接近人體自然心跳。
- 減少心臟衰竭風險:降低心室不同步所帶來的心臟負擔。
- 提供更長期的心臟保護:適合需長期依賴心臟起搏的患者。
適用對象與手術方式
- 需長期起搏的患者,如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患者。
- 右心室起搏效果不佳 ,或可能引發心衰的病人。
- 具有心臟衰竭風險的患者,希望維持更好的心功能。
醫學界展望:LBP 成為未來心臟節律治療新標準
蘇貞元醫師指出,LBP不僅提供更優化的心臟起 搏方式,也可能成為未來標準的心律調控技術。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左束支起搏有望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為心律不整患者帶來更健康的未來。
心臟健康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品質,如果有心律不整或心跳過慢的情況,建議與專業心臟科醫師諮詢,了解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更新日期:2025/04/28